图书馆主页
位置:读书节 -- 征文 -- 狡黠的星空
狡黠的星空

记忆中,小时候的我总是喜欢歪着脑袋倾听父亲讲述他小时候的故事,那时候的我很单纯很幼稚,一点儿都不懂什么,只是觉得,爸爸小时候的生活好像很苦。

后来啊,我渐渐大了,有点儿明白父亲跟我讲的一些话的内涵了,我知道,我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应当好好珍惜。

父亲出生在上海的农村,是切切实实的本地人。小时候家里很穷,用个稍微俗气一点儿的语句叫做“穷的叮当响”。

那年,父亲八岁,奶奶生病去世了,我爷爷一个人拖着三个儿女,又当爹又当妈拉扯三个小孩长大,我无法想象他们当时的生活。父亲住的是简陋的小房,一家四口人挤在几十平的小房子里,煤气灶就在床头边上,地上还是泥地的那种,他说:“那时候我们三兄妹每天四点就要起床捡蚯蚓,然后喂鸭,把鸭子养大了就摆渡去市区卖掉,有时候边捡还边打瞌睡。”我听着听着,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父亲说当时的社会,人们穿的都是普通的布衣,大街上人们的衣服不超过三种颜色。他们上学用的书包都是自己做的,破了缝,再破再缝,衣服也是如此,当时家家户户都有句“名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父亲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全校学生只有六个考到了重点中学,父亲是那六分之一。后来,上了中学,去了镇里的学校读书,他说那边的小孩瞧不起他,不跟他来往,还老是嘲笑他。有一次学校要求做实验自备一条小鱼,父亲没钱买鱼,只好看着别人做实验,那些同学就赶他走不让他看。父亲说当时他就拿起书包走人回家,打算辍学回家。“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个家!”父亲斩钉截铁地说。我被父亲严肃的表情深深震撼了,我觉得父亲是我最崇拜的偶像,具有绝佳的男子气概。

后来,改革开放了,浦东也随之开发得越来越好了。渐渐的,那片废墟般的土地被一点点修整了,高楼开始林立起来,父亲也正一步一步实现着他的诺言。

十七岁,一个花样的年纪,对于穷苦的父亲来说,却是他改变这个家庭刚开始迈开步伐的年纪,跟从着他的叔叔,开始了做生意的生涯——捕鱼。

没错,父亲就这样在他十七岁的时候辍学回家做起生意了,生在这个年代的我们是远远无法体会的。也正是父亲骨子里的这股毅力、这股决心才创造了我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

后来,生活真的一点点改善了。父亲在赚了一笔小钱以后,造了水泥小房,搬离了那“泥土小屋”,也就是我小时候住的家。再后来,当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把家里的水泥房也给拆了,找了一批建筑工人来,找了个设计师,造起了三层小洋房。我知道,此时此刻的父亲,是真的实现了他的抱负。家里的生活真的一年比一年好了,社会真的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如今,城乡改建,家里面临着拆迁,等待着我们的是高耸的公寓,此处不再需要私房的存在了。以后的郊区就会像市区那般繁华喧闹。地铁也将要通到家门口,去市中心不再需要辗转跋涉了。

每每想起父亲小时候的生活,我总是有种世外遥人的感觉,总觉得那种生活不曾存在过,而每每见到旧上海的一些黑白照片,却又真真实实地提醒着我——“真的,从前的社会真的是这样子的。”匆匆那年,已然过去了;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真的醒了。

现在的我,住在小洋房里,吃起了可口的饭菜,念起了大学,穿起了漂亮的衣服,这一切,靠的是父亲的打拼,更是改革开放祖国兴兴向荣的标志,我们家从父亲和我两代人的生活差距来看,代表的不正是上海这座东方之城、海上之埠的崛起吗?

我知道,从前的生活彻底过去了,上海这座城市会随着时光的洗礼,越发得明亮动人,像一杯醇酒一般,越久越甘甜……

此刻的我,每到夜晚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那片狡黠的星空,总是明亮得刺痛我的眼睛……

发布于 2011-04-19 09:57:18

返回顶部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 运行维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