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主页
位置:读书节 -- 征文 -- 两双眼睛
两双眼睛

老人住在这里将近70个年头,如今他年近古稀,头发斑白,眼神发慌,安静地坐在门前院落里的木藤椅子上,看着柿子树上的柿子一天天地成熟,这仿佛已经成了他多年来生活的定式,他知道什么时候叶子会凋落,果会成熟,会在哪一个季节?什么时候合家团聚,抱着年幼的小孙子在不大的木椽屋子里打转。

老伴去的早,儿子儿媳妇劝他离开老屋子,搬到城里的新房子去住,但老人执拗不肯。他不觉得孤单,因为在这个让他熟悉的环境里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自然,让他搬走说什么都是不肯的。闲暇的时光里他会回忆往事,他一天天地看着这个小村从为数不多的那么几口人家如今发展到接近千来人口的小镇,从清一色的木梁瓦砖小屋变成钢筋混凝土的多层楼房,阳台变宽了,样式也越来越多变,以前可能仅仅是长长突出的木板,岌岌可危地悬在屋子的外面,若是逢着雨天,雨滴的声音就好像有序地击打着一支美妙的曲子。老人笑着对小孙子说:“孙子啊,听听这雨声多美妙,像不像悦耳的曲子?”

然而十岁的小孙子却斩钉截铁地说:“不!这不是曲子。”

小孙子刚出生没多久就住进了城里的房子,诚然,在这之前确有一起和爷爷住一起的时光,他自然地也随着爷爷的脚步走,他喜欢木屋子,土地板,住在里面生活的日子。不过后来,可能是因为年纪太小,他记不起了那段光阴。过惯了城里人的生活,接受着城里人的教育,看着一幢幢的高楼大厦在几月几年间如雨后春笋般悄然拔地而起,而且一幢比一幢高,设计一幢比一幢新颖。他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的老餐,看着日本美国的动漫卡通。后来家里买了电脑,装了宽带,玩上了城里孩子都爱玩的网络游戏。似乎他慢慢淡忘了那个他记忆深处的木屋子和老人。

老人的儿子因为从小没受过什么教育,知道好的教育对孩子的将来很重要。于是他们无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尽量多学一些,毫不吝惜地请了私人的老师教他钢琴,让他学书法,上外语班。因此,很早就接受音乐教育的小孙子毅然否定了爷爷爱好多年的“雨滴曲子”。

老人也明白时代变了,自我解嘲地说:“我老了,时代变了。我那时可没有你可学的,可玩的”

老人想起了他的青年时代,那时候吃饭打粮都要凭粮票,没有哪家说可以多拿多吃一些,买其他的生活用品也都必须凭票购买。老人小学上了六年,初中上了两年,之后因为没钱念书了所以弃学为家里简单地做些农活。家里的劳动力有限,他十七八岁就要出去打工了,那时候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找到一项固定的零工,就是帮工地的老板扛黄沙,调水泥。到后拉有了些经验,就可以正式地当水泥粉刷工了,工资会高一些。一个月下来除了吃穿也还是能省下点钱,小心翼翼地藏在床边的枕头下面才能安然睡下。

树叶落的几回,老人又老了几岁。

过春节那会儿,全家人都聚在了老人的旧屋子里,老人仔仔细细地打扫了屋子,好让城里生活的们能自在点。老人一看到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小孙子,他不禁喜出望外,将准备已久的压岁钱塞给了孙子。小孙子笑呵呵地握住老人的手说:“爷爷,不用了。现在应该是我们做晚辈的给你压岁才是,望您能健康长寿。”老人和小孙子畅谈了许多,小孙子告诉老人,他念高中就出国学习去了,如今很多中国的学生都可以有出国学习的机会,那是时代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啊。

迟暮的老人也同样为这一切的变化和发展感到欣慰,他安静地坐在院落的木藤椅子上,看着傍晚的夕阳渐渐落下,不过,这又何尝不是国家大发展里的旭日呢!老人想着。

发布于 2011-04-19 10:20:53

返回顶部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 运行维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