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主页
位置:读书节 -- 征文 -- 腾飞的湖州
腾飞的湖州

在浙江省的北部,长江三角洲腹地,有一座崛起的城市,这,就是我们的家乡——湖州。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富饶,山川秀丽。湖州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人民,千百年来,用智慧和汗水浇灌这片沃土,使她得以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称。建国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湖州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使湖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老的城市正发挥着灿烂的光辉。

——题记

六千年前的灿烂

湖州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从事渔猎、农业、蚕桑等生产活动。从钱山漾遗址出土了陶瓷、残绢片、丝线、木浆、石器、竹编器物、玉器、骨器及稻谷等大批新石器晚期的遗物,说明湖州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乡”之一,是我国蚕丝、麻纺织品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还有邱城建筑遗址,属马家浜文化,其年代距今5000—6000年左右,它反映了原始社会先民的生活、生产和活动情况,对研究良渚文化以前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这些遗址从历史上证明了湖州早在六千年前就已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今日的辉煌——腾飞的湖州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勤劳智慧的湖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摆脱贫困,走向繁荣。

欣欣向荣的工业

湖州工业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湖州工业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湖州的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改造和提高传统工业,扶持发展新兴工业,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和搞好配套延伸,提高企业规模素质为主要特点的湖州工业,把湖州市的整个经济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促进了湖州工业经济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湖州市被国务院列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之一。适应这一形式需要,一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集中力量改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增强企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企业围绕市场自主经营的意识大大增强,决策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内部机制进一步搞活,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上占有的份额逐步扩大。

科技进步提高了湖州工业的整体素质。现代化科学管理是企业科技进步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加速资金周转为主要内容,以现场管理为突破口,广泛开展各项管理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果。通过推行质量全面管理和贯彻标准化生产,产品的质量大大提高,一大批产品在市场上获得良好的质量荣誉;通过狠抓现场管理和班组建设,企业的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在降低消耗、节约能源、减少支出和减少因质量问题而造成损失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益;通过加强成本核算,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当前,全市工业系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企业转换机制,狠抓技术改造,推进科技与经济进一步结合,优化结构,强化管理,提高素质,增强后劲,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决心通过不断努力,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

持续兴旺的农业

湖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河网密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湖州农林牧副渔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湖州,在历史上就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湖州农村认真贯彻党中央改革开放的方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改善了农村经营方式,使农民有了较大的生产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加快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的普及和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推动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已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全市农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五业并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遍地开花的个体私营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湖州个体私营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个体私营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改革开放初期,湖州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第三产业为主,而且集中于商业、服务业、修理业三大行业。如今的个体私营企业:一是打破单一产业的格局,开始向工业、建筑业等实业性的第二产业拓宽,发展比例渐趋合理。二是在同一行业内生产经营品种、服务项目增多。如商业改变了原来局限于日用生活必需品的经营范围,发展到经营粮食、药品、丝绸、钢材、煤炭、成品石油等。三是个体私营企业的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如青汁笋、工艺竹制品、畜产品、丝绸服装等产品远销日本、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此外,个体私营经济开始涉及科技领域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至今有多家私营大企业研究发明出多项技术(或产品),填补了全省乃至全国空白,替代了进口产品。

在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湖州市的个体私营经济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新的姿态向新的高度攀登,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点。

飞速发展的交通运输

湖州是江、浙、皖毗邻区之交通要道。改革开放以来,湖州市根据省政府“先缓解,后适应”发展交通运输的战略,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相继上马竣工和投入使用。104国道,湖州境内全长100.5公里,从1985年开始施工,历时五年,由三级公路改成二级水泥路面。318国道,湖州境内全长100公里,以“四自”(自己贷款、自己建设、自己管理、自己还贷)政策,投资1.8亿,历时三年左右,由三级公路改成一级公路。人称“中国小莱茵河”的长湖申线航道,它的年运货量达三千多万吨,相当于长江年运量的三分之一,凭借这条黄金水道,湖州地区的石灰石、水泥等建筑材料源源不断运往上海和各地,返回湖州的船队又满载着各种生活和生产物资。

湖州的东北和西南部是平原水网地带。上世纪80年代,只有少数的县乡公路,水运曾是那里的主要交通方式。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经济信息、现代生活的冲击下,使人们的思想不断更新,“要想富先修路”在水乡人们中取得了共识。市县交通部门坚持“民办公助”和多渠道集资修路方针,全市共集资1亿多元,修建公路380公里,结束了无船路不通的时代。

蒸蒸日上的生活水平

现代湖州人的消费观念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消费的热点已转向高科技新型产品,这些物资价格相对比较昂贵,但却在此时成为消费热点。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手头有钱了。同时人们舍得花钱了,有的年轻人甚至不惜提前消费,贷款购买,早已不象以前那样节约攒钱了。居民的消费观念变得开放了,消费结构更趋合理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不在满足原来的温饱,开始注重自己生活的舒适度、自己的外表穿戴、自己的身体健康等各个方面,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要求,一些能够满足人们新要求的服务业继而变得红火起来 。 更值得喜悦的是, 居民的投资理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变得科学、合理了。以前,居民不知什么是投资,就盲目投资,随大流,国家让存银行就存银行,改革开放以后看见人家炒股就跟着炒股,投资人没有主见,缺乏投资知识和正确的指导。现在,人们都懂得了一些投资知识,投资不再盲目了,也不像以前那样冲动了,投资人会用冷静的头脑去思考如何用手中有限的资金去赚更多的钱。不仅如此,湖州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各种文化场所的兴建,多样精彩的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受到百姓的大力支持。城市的协调发展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改革开放以来,湖州的变化日新月异,三十年创新立业,三十年岁月巨变,湖州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着改革开放这部发展史、创新史。湖州在今后的改革发展道路上,将秉着大胆实践、奋勇争先,以永不满足、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发布于 2011-04-19 10:00:08

返回顶部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 运行维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