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主页
位置:读书节 -- 征文 -- 祖国山河,我的家乡
祖国山河,我的家乡

人们总说:“月是故乡明。”然而对于这点,我却没有如此深的感触。

5岁的时候我就随父母来到了上海,对于儿时家乡的记忆似乎有那么一点映像,我知道她叫扬州,是个美丽宁静的小城。你可以从《徐园》中的“浅白长红隐石桥,啭鹂亭榭伫芭蕉”轻蘸她的温婉柔情,也可以从《五亭桥月》中的“瘦西湖上几明月?谁更桥穹深处寻。”寻味她的寂寥忧思。然而我不希望对她的记忆仅存于大同小异的山山水水、诗情画意,于是,高考后的夏天,我终于和爸妈一起重回故乡,只为将儿时零碎的记忆拼接延续……

在上海呆久了便开始感到无味,能够和父母一起回到出生的土地心中难免激动不已。太多关于扬州的诗词歌赋在耳边萦绕,眼前的一切虽然陌生而却能嗅到那似曾相识的气息。时隔5年,现在的扬州已经改头换面,用三个词来反映就是:“历史性的跨越、深刻的变革、翻天覆地的变化”。看,解放桥下的河水不再是一潭死水,两边已经种满了花草树木,还有几幢小别墅隐约其中。路面变得更宽敞了,私家车也多了起来,街上的行人都变得不是那么”朴素“了。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走着走着,眼前豁然开朗,原本泥泞的小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是柏油马路。30年前,扬州交通状况很闭塞,是一个交通盲区。东边,南下车辆沿江淮公路到江都后都拐向东南,去了上海、苏南;西边,南来北往的车挤着从南京长江大桥上通过,江南有宁沪线主干线,加之长江阻隔,扬州正好成了三条主干线之间的盲区。虽有宁通线过境,但车辆有限,扬州的交通形成了区位真空。那时扬州车站一天发不了多少班车,人流很少,路窄弯多,坑凹不平,但堵车现象倒也不多,因为车少啊。“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曾经象征思想解放的名言,今天已很少有人提起。但在当时,这句话曾在扬州引起了一场大讨论。

扬州在这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中就从过去的交通盲点,一变成为交通中心城市。扬州高速公路建设融入区域大交通,进入了全国高速公路网络体系的大循环。现在我们上高速公路非常方便,城区内任何一地10分钟可上高速。扬州各县市也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这在全省也是率先的,超越了苏南。相关专家评价,10年到20年,扬州人不用再为交通问题发愁。

让我感到自豪的还不止这些。现在,扬州高速公路建设不仅解决了交通问题,还注重与自然的和谐,沿线处处景色相连,坐在车上看一路风景,让人舒畅无比。一位美国朋友对我说,美国的高速公路上风景也没有扬州这么美,扬州的高速公路建设“超速”啦!这位美国朋友说的并不是奉承话,连我第一次来到高速路上,就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黑油油的高速路闪着金色的希望,宽敞平坦的高速路筑成了扬州腾飞的跑道。同时扬州也在近年被评为世界最佳人居环境奖。这是扬州人民的自豪,扬州人民的骄傲,使得扬州这个历史古城更加璀璨。

总之,扬州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会越来越美好,扬州这座古城的光芒也会越来越灿烂!

发布于 2011-04-19 10:24:16

返回顶部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 运行维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