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检索 读者空间 学科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页 > 关于本馆 > 本馆动态 > 新闻 > 正文

“海大人文”讲坛系列之“给灵魂找个退路——为什么要阅读”

发布于2013-05-09,浏览1382

5月8日,上海东方电视台节目制片人、SMG电视新闻中心首席主持人何婕做客“海大人文”讲坛,为同学们精彩讲述“为什么要阅读”这样一个永恒的命题。何老师酷爱音乐,大学时代曾是摇滚乐队主唱。2011年7月16日凭借“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系列特别报道获得“金话筒奖”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奖。

阅读给人前行的力量

“阅读让人拥有一个内心的空间,这个空间广阔无边。在地球空间逐渐被用完的时代,它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讲座伊始,何老师引用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约翰·凯里的话来鼓励同学们广泛阅读。她像一个知心姐姐,结合自己在大学时期的兴趣和爱好来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她说自己最大的爱好是音乐和读书,并庆幸自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工作之余,她把时间献给读书,并从中感受到快乐和前行的力量。

 阅读帮助我们认识历史

有些同学认为,知不知道历史不影响现在的生活,何老师一定程度上同意这个观点。她认为不读历史虽然不影响现在的生活,但是读历史可以让我们当下的生活变得更有感觉。每个人在历史长河中都是一个存在,读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定位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坐标,认识是什么样的历史造就了今天的社会,造就了我们的上一代,造就了今天的我们,如何启发下一代。

她鼓励同学们多读近现代史,并介绍了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基辛格的《论中国》,安妮·阿普尔鲍姆的《古拉格:一部历史》,齐邦媛的《巨流河》等作品,希望同学们从更多人的视角、更多元的角度去了解历史,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尽可能地接近真实。

阅读帮助我们认识社会

何老师认为,身处校园的学子们无法直面社会的方方面面,大量阅读可以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的更多面。她把李敖先生的得意之作《北京法源寺》,美国作者彼得·海斯勒所著的中国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十年砍柴的《进城走了十八年》等作品介绍给同学们,并介绍了这几部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内容、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等,鼓励同学们多读基于现实调查的作品,从更宽广的视角、更多的层面认识当今社会。

阅读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是一生的功课。何老师说:“阅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适合做什么,怎样变得快乐,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每一个好的作品都是一座富矿,通过阅读可以和作者对话,和自己对话。在否定自己和肯定自己的过程中不断的了解自己。她鼓励同学们多读人物传记和小说,并介绍了傅雷先生的《傅译传记五种》,朱利安·巴恩斯的《终结的感觉》《柠檬桌子》等作品,希望大家广泛阅读,汲取能量,在阅读中获得快乐。

最后,何老师介绍了“21天培养一个习惯”的方法,鼓励同学们做好读书计划,开启阅读大门。同学们就“如何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通过何种渠道找到好书”“如何看待电子书和纸质书”等问题向老师请教,何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一一给予回答,讲座在轻松的互动中圆满结束。